上海家畅离婚律师网

— 离婚子女

 上海家畅离婚律师网 > 离婚子女

闪电离婚导致子女抚养纠纷越来越多

来源:未知作者:未知发布时间:2011-11-29分享到:

  父母之爱是这个世界上无可代替的两种爱。一个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两种爱的人是幸福的。可是现实往往相反,由于近几年来离婚率的日益增多,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了“失去”一方爱的境地。

  虽然,与父母离异离异,孩子往往更加不能接受的是因为感情破裂的父母不停地争吵。可是是,离婚造成的一方爱的缺失该如何弥补?

  采访中,一位很睿智的单亲妈妈说过这样一句话,当爱已成往事,孩子却永远是父母的宝贝。不管孩子跟谁,都要维护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。

  只是,现实总是那么不尽人如意。

  近段日子,记者从市区几家基层法院了解到,在一场又一场亲子争夺大战中,父母谁也不愿抚养孩子的有,争抢着养又忍不住想以孩子作为“武器”的有。而近些年,因探视子女权纠纷到法院立案的也渐渐多了起来。

  不仅如此,随着单亲孩子数量的持续增多,暴露出的教养问题,已让不少教育界人士忧心忡忡。

  现象:离婚后子女探视执行难

  法官:不管离异双方有什么恩怨,别把孩子当武器,只有父爱或母爱对孩子是不公平的

  今年9月,陈先生(化名)向江东区法院提出了强制执行探视权。“我也不想这样。是孩子母亲不肯让我见儿子。”陈先生大倒苦水。

  陈先生和前妻是2006年离的婚,那时他们的儿子刚1岁半。

  当时法院给予了调解,双方约定:儿子归女方抚养,男方每月给800元抚养费,两周可以看一次小孩,寒暑假各5天。

  可离婚后,问题出来了。陈先生说,她想方设法不让我正常探视儿子。有时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,说她和儿子就在某某公园,我要见就立刻赶过去,不见拉倒。我做销售谈业务,哪里赶得到!有时她开车过来,将车窗摇下一点,给我看看儿子的后脑勺,就算看过了。

  到今年7月,儿子7岁了。陈先生扳了扳手指,“见面的机会真是屈指可数,5年了,就见了5回。”

  实在无法忍耐之下,陈先生走进了法院申请执行探视权。

  和儿子见面的那一天,陈先生记得很清楚。

  “历历在目啊。”陈先生说,“孩子眼中是完全的戒备。我无法接近,更不用说让孩子跟我回家了。”说到孩子当时的那句“死也不要”,陈先生眼眶红红。

  据负责此次执行的法官回忆,之前女方也是拒不执行。她说:“我一个人带儿子,从毛毛头养到这么大,一把屎一把尿的,多少辛苦,儿子成绩很好,没有他,我不是也过来了吗?”

  法官说,我当时劝她,不管你和前夫有什么矛盾,也不能把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,小孩是无辜的。孩子只有母爱是不够的,你从小不让他见到父亲,对他的心理影响很大。好说歹说,对方才松了口。

  “这还算顺利的。说实话,情感的执行比物的执行难多了。”江东区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杨柳艳说,一些探视权案件执行过程中,双方当事人乃至家属,像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等往往会掺杂一些感情因素,想方设法不让对方探视,对法院执行避而不见,有的甚至把孩子藏起来。在一些案件中,孩子还受父母一方影响,对另一方有偏见,不愿接受探视。

  “而探视权的执行又不同于一般物的执行,不可能对孩子采取强制措施,执行时,我们一方面要维护司法威严,一方面也要考虑孩子的情绪,如果小孩比较抵触,那么探视的执行可能会暂告一段落,另寻合适的时机。”杨庭长说,而法院介入,只能就事论事,一次两次可以,但不可能每次都通过法院来执行探视。

  还有一些探视权案件,执行难的原因在申请探视的一方,比如有的被申请人反映对方性格脾气暴躁,要打孩子,有的人在探视过程中不能遵守约定,把孩子接走后不能及时送还。

  “无论如何,亲情是无法割断的。把孩子当做武器的做法是不对的,应该理智地看待探视权,从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。”杨庭长如是说。

  现象:婚姻离错了,受累的却是孩子

  律师:离婚不是惟一的出路,即便婚姻真到了末路,也需以平和的方式解决,少一份怨气

  由于经常代理离婚案件,宁波市律协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、浙江蓝泓律师事务所主任程慧律师说,很多夫妻感情不好,离婚其实并不是惟一的出路。

  “婚姻中出现问题总是难免,只要双方善于沟通、理解,抱着宽容和谅解的心态,婚姻还是可以挽回的。”

  有对80后小夫妻,孩子出生才3个月就闹离婚了。由于两个人一谈就崩,女方找到程慧,请她代理离婚诉讼。

  程慧发现,这对小夫妻之间并不存在“深仇大恨”,只是平日里的小事累积起的矛盾,被激化引爆。

  小夫妻结婚前,双方父母就为一个“被套”吵了一架:双方父母都买了新被套,都坚持两口子新婚要用自己买的被套,谁也不让,于是双方父母因此结下了“梁子”。

  小两口家与男方父母家很近,男方父母就负责照顾起小两口的生活,包括买菜。所以,结婚后男方收入依然交给了母亲管理,这让女方很不高兴,认为结婚了,经济大权应该归自己管。而丈夫觉得,妻子怀孕后就不工作了,自己在养家,房子也是自家买和装修的,生活开支也不用对方承担,没必要过问钱的事。

  另外,男方母亲喜欢给儿子家买很多菜,将冰箱塞得满满的,妻子也不高兴,说菜买多了不新鲜。还有坐月子的时候,婆婆做的饭菜不合自己胃口等等,这些琐事,导致女方对公婆不满。

  而丈夫下班回来,听妻子唠叨,也不高兴,就吵架。一吵架,丈夫自然将矛头对准了妻子的父母,结果越吵越凶。到最后,女方生了孩子没几天,就搬回娘家住了,冷战至今。

  “问题在于两个人都很自我,又不会妥善处理婚姻矛盾,但感情基础还在。”程慧说,像这类当事人,并没有走到非得离婚的地步。经过劝解,双方改变了夫妻相处之道,孩子“重新”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。

  “为了孩子,不要轻言离婚。”程慧说,现在,不少小夫妻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,而是因双方父母插手,变得不可挽回。尤其父母在一旁“推波助澜”,“帮忙”在家财方面“捞失地”、说对方坏话,这只会让夫妻成为陌路人,对第三代的伤害更是无以复加。

  “当然,感情真到了尽头,无法继续共同生活,强求在一起也是不会幸福的。但至少应平和地分手,少点怨气,这样在今后的生活中,不会将‘伤害’进一步延伸扩大,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。”

  现象:单亲孩子心理问题频出

  老师:爱需要不断学习。而独自抚养孩子的家长,因为同时承担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,似乎需要比其他家长学会更多的如何爱孩子

  “这是孩子的后妈,我前妻什么事都不管,孩子只好我来带了。”“是这样的,每次他母亲探视,都会教唆他跟我作对。”

  谁也不会想到,这样一段对话会当着孩子面,在初一新生报到时,父母对班主任言说的。

  “5年前,离异这事,单亲家长和孩子都遮着掩着,现在,感觉似乎很正常,没什么不可说。”甬上一初中班主任直言,而且,近5年来,单亲孩子的数量在增多。这位班主任3年前接手的一个班,单亲孩子就占了1/4。

  “不是说,离异的单亲家庭就培养不出一位健康、阳光的孩子。而是,同等条件下的家庭,离异的单亲孩子,由于一方亲情的缺失,甚至长期生活在一方对另一方的‘仇视’氛围中,以及教养方式的偏差,心理问题往往比较容易滋生,若没能及时给予关注,偏激、自卑、孤僻等情绪最终引发孩子行为障碍、学习障碍。”

  采访中,记者听老师说起这样一件事:一位小学5年级男生,父母很早离异,一直和爸爸生活。爸爸认为前妻抛弃了他和儿子,不允许前妻见孩子,而且总爱在儿子面前数落前妻的不是,因此,妈妈在孩子的心里是个抛夫弃子的坏女人。这位男生在班中和女生关系比较差,平时专爱欺负女生,常常为了一点小摩擦拔出拳头恐吓女生。

  “父母,尤其是母亲,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。好的老师对孩子的引领也只是一段时间,不可能陪伴终身,父母的言传身教,更会影响孩子一辈子。”十五中学教务主任钟意定说,如果父母在万般无奈下给了孩子一个不完整的家,那么,请努力保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,积极去探究、弥补孩子成长路上因另一半的缺失而造成的遗憾。

  “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成长。只要责任到位,爱到恰当,关系处理和谐了,单亲孩子一样可以阳光健康地成长。”

  健康提点

  老人护理与健身

  四个细节有讲究

  前段时间,一位病人家属找到李惠利医院副主任护师张黎明,询问最近困扰她的一个护理难题。

  上月底,这位曹女士给70多岁母亲量衣,掀开整理衣裤时,发现母亲的尾骶部皮肤有异样,到医院一查,是褥疮早期。

  “褥疮不是长期卧床的病人才易得的吗?我母亲虽然行动不便,但每天都会下地行走散步,怎么也得了这个疾病?”

  张黎明说,这并不奇怪。引起褥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,特别在身体骨头凸出处。不少老人感觉不灵敏,即便在正常的睡觉时间,一个睡姿时间过长,身体局部出现麻木,仍然没有察觉,而不会主动改变睡姿,日子一长,就容易引起局部受压皮肤发红,如果未及时注意到而继续受压,局部皮肤就会进一步损害。

  “老人得了褥疮不容易好,所以平时要特别注意,在保持皮肤干净的同时,做到2小时翻身一次,不时按摩骨头凸起部位。”

  老人护理,很有讲究。结合平时工作中遇到的、听到的,张黎明副主任护师还特别提到了3点:

  一,老人身边的环境要特别讲求人性化。如老年人坐的沙发不能太软、太低。因为老人下肢肌力减弱,腿部支撑力量有限,太软太低的沙发容易使老人发生坠坐而造成尾骶部骨折。同样,老人的马桶边要安装扶手,给老人“撑一把”的力量。

  二,高龄老人出门散步,最好有人陪同,以免发生意外。主要基于三点原因:老人心脑血管或多或少会有异常改变;老人腿脚不灵非常普遍;老人的应急反应没有年轻人那么灵活。

  三,老人运动要选择合适的项目。因为老人和年轻人不同,多数有退行性关节病,走太多会磨损关节,走斜坡、台阶、骑单车、打球更容易造成关节受伤。最好选择散步、慢走、慢跑、游泳、跳舞、气功、打太极。运动强度应根据自己能力和身体状况决定,以锻炼时全身有热感或微微出汗、呼吸心跳稍快为宜,如果会数脉搏,运动时最高心率最好不超过170减去年龄。倘若运动后感到很疲乏、头晕、胸闷、没胃口、睡不着、浑身酸痛都是锻炼过度的反应,要注意好好休息,并及时调整运动量。

  另外,张黎明表示,老人要“服老”,也就是了解、接受老年的身体变化,自然面对年老时的生理状态,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。如果一定要拧着来,往往会让自己处于“危险”的境地,同时导致更大的挫败感,影响健康和情绪。

Copyright © 2018 www.lihun580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沪ICP备19004637号   沪公网安备:31010402005614号       UED:网律营管